Tel:
13678113770
企业互联网化要在基因里注入技术因素
2016-11-10681
2016云栖大会【友盟+】CMO秦雯女士在企业互联网转型峰会上分享了她对企业互联网转型的观点和看法,以及基于这个认识上的企业大数据建构。她认为传统企业互联网化过程中最缺乏的是对互联网本质上是技术的认知。
(图为:【友盟+】CMO 秦雯)
 
未来所有的企业都将是科技企业
 
秦雯引用普华永道今年公布的全球 CEO 年度调研报告结果,来说明技术的重要性。报告表明,全球CEO认为未来五年里,科技进步是企业发展最有影响力的因素,物联网、人工智能、VR、AR、机器人、区块链、3D打印等核心科技将会从根本上改变企业的商业模式。未来企业如果不能适应技术的发展,则会被市场无情淘汰。这是因为,消费者越来越依赖技术生存,企业必须适应这种变化,在与消费者相适的技术基础上提供产品和服务;而随着Google、阿里巴巴这样的企业向市场释放其技术能力,创业者和非传统竞争者进入一个行业的门坎降低,企业会面临越来越来的Newcomers的竞争;同时,技术全球化带来的企业服务能力全球化,如果没有人为的政策因素干扰,区位优势将会消亡;进一步,技术的马太效应和乘数效应会使掌握着核心技术优势的企业在行业中率先崛起且强者衡强,赢者能吃的互联网现象将会复制到更多行业。
 
因此,未来所有的企业都将是科技企业,秦雯认为,企业互联网“转型”是一个伪命题。所谓“互联网+”,其重点不是企业利用互联网来做业务外延拓展——如制药企业转型做健康服务,而是要内视性地、用技术重塑企业核心业务,是传统企业将自身拥有的专业领域知识与新技术深度结合的创新过程。这个过程,实际上意味着企业必须重构以求再生。
 
大数据和互联网化业务是企业的一体二面
 
基于知识+技术模型,秦雯进一步阐述对企业大数据的理解。指出,企业知识数据化即企业互联网化,而数据化知识即企业大数据,所以大数据和业务是企业的一体二面。她认为,企业的经营活动包括三个范畴的知识:业务构件,如电商平台中的商品、商品分类、商品属性等信息;业务流程,即业务开展起来的全部流程,跟业务相关的组件;业务过程,即在业务实际运营中的效果数据。知识数据化即是业务构件的信息化、业务流程系统化、企业业务过程记录的数字化。企业大数据的产生过程就是业务推进过程,业务推进过程中一方面要不断地生产数据,数据又反哺业务提升效率,形成企业大数据的应用闭环。
 
 
企业互联网转型中大数据建构
 
企业无分大小,对每一个企业来讲,大数据的基本架构自下而上都包括四个部分:最底层的数据资产管理、中间层为面向业务的数据加工处理及驱动业务的数据引擎产品、上层则是由数据驱动的具体业务。在这个结构中有两个数据回路:一个是在业务过程中产生的数据回到数据资产平台,从而不断积累数据;另一个则是数据驱动的业务效果数据回到数据加工处理系统以不断优化数据算法、模型及应用引擎。整个架构随着业务的推进,形成一个数据持续增长、数据驱动能力不断增强、业务品质逐渐优化的正向循环。当这个正向循环被机器自动理解且能自动操作时,企业就进入人工智能时代。
然而,光有大数据应用的物理平台是不够的,秦雯根据多年与传统企业打交道的经验指出,企业大数据的落地前提有五:首先企业要有明确的战略目标,明确互联网化方向;其次要有充足的组织保障,要建立与互联网化业务相适用的组织结构;再次要有合适的人才配置,尤其在企业核心层要有理解技术的人才,要用互联网的用人方式吸纳人才;然后同时要有养数据和用数据的业务策略,这种策略是业务和数据双向的,即在需要获取更多有效数据时,业务策略上能够配合;最后要有成本意识,这种成本意识不仅是花钱,更重要的是花时间,不能奢望互联网化和大数据应用的成功一蹴而就。
而在上述前提下,企业大数据如何落地?秦雯给出了不同于常规思路的解决方案:小处着眼,大处着手。所谓小处着眼,即一开始目标不要定得太大,可以从改善业务过程的某一方面或某一环节出发制定目标,如多数企业正在践行的营销互联网化和大数据应用;所谓大处着手,是因为业务互联网化及企业大数据应用牵一发而动全身,需要有顶层设计,需要对大数据的资产管理、数据加工处理和应用要有系统的结构设计和解决方案。
 
 
最后,秦雯寄语所有“转型”中的传统企业:未来已来,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所有的传统企业要成功地进入互联网时代,第一要务在企业基因里注入技术因素。